基本信息
书名:What I Wish I Knew When I Was 20
作者:蒂娜·齐莉格(Tina Seelig)
首版时间:2009年4月19日
推荐理由
- 二十不惑,二十而已
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
- 突破规则,大胆尝试
做一个潇洒清醒、自由独立的年轻人
“上大学时,书也没读,恋爱也不谈,就光干饭,主打一个恩格尔系数。”
“我出来打工只办三件事:养房东,养快递员,养外卖员。”以上是最近网上很火的两个段子,却让我在找到些许共鸣的同时也陷入深思。20岁以后,我们需要独自做不少人生决定:去哪里读书,去哪里工作,换个什么样的工作,换哪个城市生活,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和伴侣。那如何才能摆脱职场焦虑和学业迷茫的弯路,真正做到独立、潇洒又清醒?强烈推荐看看小站今天推荐的这本 What I Wish I Knew When I Was 20 。小站之前曾推过 Dear Girls 这本书,它是单口喜剧演员黄阿丽写给她两个女儿以及所有女孩们的一本书。而今天的 What I Wish I Knew When I Was 20 则是作者斯坦佛大学教授 Tina Deelig 写给儿子的20岁生日礼物。她回忆了自己年轻时走过的弯路,融入自己半生的职业实践和开课经验,通过大量的“创造性思维”实例带给所有年轻人的一堂含金量极高的课:重获挑战有形规则的勇气,突破无形瓶颈,从平凡中脱颖而出。这本治疗大学生迷茫和职场人焦虑的书更确切地说是一本帮助年轻人跳出思维定势(think outside the box)的人生规划书和思维创造书。有部分人评价说这本书有“喊口号”之感,但看书时如果你加入更深刻的思考,将不容易读出鸡汤感。这本书本身文字难度不高内容也不生僻,读起来将更有掌控感,会大大降低对“英文原版书”的畏难心理。整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一些有借鉴意义的案例和小故事(需要挑着看)能让你在有 aha moments 的同时更能眼前一亮。人生就像是一场终极开卷考,这个比喻真的很恰当。一切都要身体力行地去积极探索且没有标准答案,更多的时候甚至连对错都没有。非常喜欢书中的一句话:In fact, real life is the ultimate open book exam. The doors are thrown wide open, allowing you to draw on endless resources around you as you tackle open-ended problems related to work, family, friends, and the world at large.
这本书可以帮助你用“框外思维”更积极地看待生活中的难题,找到个人爱好、技能和市场的契合点,忠于自己,坚定目标,寻找机遇,用创造性思维更智慧化地解决这些问题。宁愿去碰壁,也不在家里面壁。这本书鼓励我们着眼于当下走出去多方尝试,越努力越幸运(the harder you work, the luckier you get)。不妨尝试给自己做个“失败简历(failure resume)”用来梳理人生中最让自己懊悔的失败和遗憾,暂时的曲折能让人以全新的视角看待自己的目标,从不同的纬度考虑问题的关键点所在,也让人更有时间打破规则尝试各种选择,进一步更加笃定地分清我想做的事和别人希望我做的事。书中的一个章节名叫做“Turn Lemonade into Helicopters”,讲述的是将挑战变成机遇的故事。这在英语中有一个与之对应的谚语叫 “turn lemon into lemonade (把柠檬变成柠檬水)”,喻指通过努力变不利为有利,或者说转败为胜、逆风翻盘。值得一提的是,书中五美元创业课的实践课程也挺有趣, 每组学生启动资金5美元,任务目标是在2个小时内尽可能多地赚钱,然后面对全班同学做一个关于赚钱的3分钟汇报。这个课程设计让人不禁想到川普(Donald Trump)2004年录制的真人秀节目《学徒》(The Apprentice)中,给一众商业精英安排的第一个任务便是男女分组 “摆摊卖柠檬水”。不妨将书和综艺中的这两个项目结合在一起看,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最后,以美剧《我们这一天》(This Is Us)中的一句话共勉:Take the sourest lemon that life has to offer and turn it into something resembling lemonade.
将生活带给你柠檬般的酸楚,酿成犹如柠檬汽水般的甘甜。